下载
中文
注册
我要评分
文档获取效率
文档正确性
内容完整性
文档易理解
在线提单
论坛求助
昇腾小AI

编程范式

编程范式描述了算子实现的固定流程,基于编程范式进行编程,可以快速搭建算子实现的代码框架。

根据硬件架构抽象可以了解到,AI Core内部的执行单元异步并行地执行接收到的指令。每一个执行单元都可以看成是流水线上的节点,通过流水线并行的方式来提高计算效率。如下图所示,从输入数据到输出数据需要经过3个阶段任务的处理(T1、T2、T3),多个执行单元并行处理,每个执行单元只会专注于一个任务的处理,会处理所有的数据分片。由下图可以看出,流水线并行和工业生产中的流水线是类似的,执行单元1完成对某个数据分片的处理后,将其加入到通信队列,执行单元2空闲时就会从队列中取出数据继续处理;可以类比为生产流水线中的工人只完成某一项固定工序,完成后就交由下一项工序负责人继续处理。
图1 流水线并行示意图

Ascend C编程范式就是这样一种流水线式的编程范式,把算子核内的处理程序,分成多个流水任务,通过队列(Queue)完成任务间通信和同步,并通过统一的资源管理模块(Pipe)来统一管理内存、事件等资源。

Vector编程范式

如上图所示,Vector编程范式把算子的实现流程分为3个基本任务:CopyIn,Compute,CopyOut。

  • CopyIn负责搬入操作:将输入数据从Global Memory搬运到Local Memory(VECIN用于表达矢量计算搬入数据的存放位置),完成搬运后执行入队列操作;
  • Compute负责矢量指令计算操作:完成队列出队后,从Local Memory获取数据并计算,计算完成后执行入队操作;
  • CopyOut负责搬出操作:完成队列出队后,将计算结果从Local Memory(VECOUT用于表达矢量计算搬出数据的存放位置)搬运到GM。

上文中提到的VECIN/VECOUT是TPostition的概念。Ascend C管理不同层级的物理内存时,用一种抽象的逻辑位置(TPosition)来表达各级别的存储,代替了片上物理存储的概念,达到隐藏硬件架构的目的。除了VECIN/VECOUT,矢量编程中还会使用到VECCALC,一般在定义临时变量时使用此位置。这些TPostition与物理内存的映射关系如下表。

表1 TPosition与物理内存映射关系

TPosition

物理内存

GM

Global Memory

VECIN

Unified Buffer

VECOUT

Unified Buffer

VECCALC

Unified Buffer

从编程的角度来讲,具体流程(如下文的伪代码)和流程图如下:

AscendC::TPipe pipe;   //创建全局的资源管理   
AscendC::TQue<AscendC::QuePosition::VecIn, 1> queIn;  //创建CopyIn阶段的队列
AscendC::TQue<AscendC::QuePosition::VecOut, 1> queOut; //创建CopyOut阶段的队列
// Init 阶段:
pipe.InitBuffer(queIn, 2, 1024);  // 开启double buffer,将待处理的数据一分为二,实现流水并行
for-loop {
    //CopyIn 阶段{
    auto tensor = queIn.AllocTensor<half>();     //从Que上申请资源, 长度1024
    AscendC::DataCopy(tensor, gm, len);                   //搬运数据从GM到VECIN
    queIn.EnQue(tensor); 
    }
    //Compute阶段{
    auto tensor = queIn.DeQue<half>();
    auto tensorOut = queOut.AllocTensor<half>();
    AscendC::Abs(tensorOut, tensor, 1024);
    queIn.FreeTensor(tensor);
    queOut.EnQue(tensorOut);
    }
    //CopyOut 阶段{
    auto tensor = queOut.DeQue<half>();
    AscendC::DataCopy(gmOut, tensor, 1024);
    queOut.FreeTensor(tensor);
    }
}

任务间数据传递使用到的内存、事件等资源统一由管理模块Pipe进行管理。如下所示的内存管理示意图,TPipe通过InitBuffer接口对外提供Queue内存初始化功能,开发者可以通过该接口为指定的Queue分配内存。

Queue队列内存初始化完成后,需要使用内存时,通过调用AllocTensor来为LocalTensor分配内存,当创建的LocalTensor完成相关计算无需再使用时,再调用FreeTensor来回收LocalTensor的内存。

图2 内存管理示意图

编程过程中使用到的临时变量内存同样通过Pipe进行管理。临时变量可以使用TBuf数据结构来申请指定TPosition上的存储空间。使用TBuf申请的内存空间只能参与计算,无法执行Queue队列的入队出队操作。具体的接口使用说明请参考TBuf

按照上述编程范式进行编程即可实现单核上数据的并行处理。需要处理的数据被切分成n片,每个并行任务(Stage1、2、3)需要依次完成n个数据切片的处理。Stage间的箭头表达数据间的依赖关系,比如Stage1(CopyIn)处理完第一个数据分片之后,Stage2(Compute)才能对该分片进行处理。

图3 流水任务示意图

上图中的流水任务运行起来的示意图如下,Progress1、2、3代表处理的数据分片,从运行图中可以看出,对于同一片数据,Stage1、Stage2、Stage3之间的处理具有依赖关系,需要串行处理;不同的数据切片,同一时间点,可以有多个任务在并行处理,由此达到任务并行、提升性能的目的。

图4 流水任务运行示意图

Cube编程范式

Cube计算的典型数据流图如下所示:

和矢量编程范式一样,同样也使用逻辑位置(TPosition)来表达数据流,Cube编程范式中主要使用的逻辑位置定义如下:

  • 搬入数据的存放位置:A1,用于存放整块A矩阵,可类比CPU多级缓存中的二级缓存;
  • 搬入数据的存放位置:B1,用于存放整块B矩阵,可类比CPU多级缓存中的二级缓存;
  • 搬入数据的存放位置:A2,用于存放切分后的小块A矩阵,可类比CPU多级缓存中的一级缓存;
  • 搬入数据的存放位置:B2,用于存放切分后的小块B矩阵,可类比CPU多级缓存中的一级缓存;
  • 结果数据的存放位置:CO1,用于存放小块结果C矩阵,可理解为Cube Out;
  • 结果数据的存放位置:CO2,用于存放整块结果C矩阵,可理解为Cube Out;
  • 搬入数据的存放位置:VECIN,用于矢量计算,实际业务在数据搬入Vector计算单元时使用此位置;
  • 搬入数据的存放位置:VECCALC,用于矢量计算,实际业务一般在计算需要临时变量时使用此位置;
  • 搬出数据的存放位置:VECOUT,用于矢量计算,实际业务在将Vector计算单元结果搬出时使用此位置。

上述TPosition与物理内存的映射关系如下:

表2 TPosition与物理内存映射关系

TPosition

物理内存

GM

Global Memory

VECIN

Unified Buffer

VECCALC

Unified Buffer

VECOUT

Unified Buffer

A1

L1 Buffer

A2

L0A Buffer

B1

L1 Buffer

B2

L0B Buffer

C1

Atlas 训练系列产品Unified Buffer

Atlas推理系列产品AI CoreUnified Buffer

Atlas A2训练系列产品/Atlas 800I A2推理产品L1 Buffer

C2

Atlas 训练系列产品L0C Buffer

Atlas推理系列产品AI CoreL0C Buffer

Atlas A2训练系列产品/Atlas 800I A2推理产品,BT Buffer。

CO1

L0C Buffer

CO2

Atlas 训练系列产品Unified Buffer

Atlas推理系列产品AI CoreUnified Buffer

Atlas A2训练系列产品/Atlas 800I A2推理产品,Global Memory。

Cube计算流程同样也可以理解为CopyIn、Compute、CopyOut这几个阶段,因为流程相对复杂,Matmul高阶API提供对此的高阶封装,编程范式如下:

创建Matmul对象的示例如下:

// 创建Matmul对象 创建对象时需要传入A、B、C、Bias的参数类型信息, 类型信息通过MatmulType来定义,包括:内存逻辑位置、数据格式、数据类型。
typedef MatmulType<TPosition::GM, CubeFormat::ND, half> aType; 
typedef MatmulType<TPosition::GM, CubeFormat::ND, half> bType; 
typedef MatmulType<TPosition::GM, CubeFormat::ND, float> cType; 
typedef MatmulType<TPosition::GM, CubeFormat::ND, float> biasType; 
Matmul<aType, bType, cType, biasType> mm; 

REGIST_MATMUL_OBJ(&pipe, GetSysWorkSpacePtr(), mm, &tiling); // 初始化
// CopyIn阶段:完成从GM到LocalMemory的搬运
mm.SetTensorA(gm_a);    // 设置左矩阵A
mm.SetTensorB(gm_b);    // 设置右矩阵B
mm.SetBias(gm_bias);    // 设置Bias
// Compute阶段:完成矩阵乘计算
while (mm.Iterate()) { 
    // CopyOut阶段:完成从LocalMemory到GM的搬运
    mm.GetTensorC(gm_c); 
}
// 结束矩阵乘操作
mm.End();

融合算子编程范式

支持Vector与Cube混合计算的算子称之为融合算子。Ascend C提供融合算子的编程范式,方便开发者基于该范式表达融合算子的数据流,快速实现自己的融合算子。

融合算子数据流指融合算子的输入输出在各存储位置间的流向。以一个典型的Cube和Vector融合算子为例,逻辑位置间的数据流向如下图所示(为了简化描述,没有列出bias):

  • Cube的输出可以作为Vector的输入:CO2->VECIN
  • Vector的输出可以作为Cube的输入:VECOUT->A1->A2、VECOUT->B1->B2

基于Matmul高阶API的融合算子编程范式,对上述数据流简化表达如下:
图5 融合算子编程范式
  1. 初始化一个MatMul对象,将输入数据从Global Memory搬运到Cube核上。
  2. 进行MatMul内部的计算。
  3. 将MatMul的计算结果搬运到Vector核上。
  4. 进行Vector矢量计算。
  5. 将输出结果搬运到Global Memory上。

整个过程的示例代码如下(伪代码):

template<typename aType, typename bType, typename cType, typename biasType>
__aicore__ inline void MatmulLeakyKernel<aType, bType, cType, biasType>::Process()
{
    // 步骤1:初始化一个MatMul对象,将输入数据从Global Memory搬运到Cube核上。
    uint32_t computeRound = 0;
    REGIST_MATMUL_OBJ(&pipe, GetSysWorkSpacePtr(), matmulObj);
    matmulObj.Init(&tiling);
    matmulObj.SetTensorA(aGlobal);
    matmulObj.SetTensorB(bGlobal);
    matmulObj.SetBias(biasGlobal);
    
    while (matmulObj.template Iterate<true>()) { // 步骤2:进行MatMul内部的计算。
        // 步骤3:将MatMul的计算结果搬运到Vector核上。
        reluOutLocal = reluOutQueue_.AllocTensor<cType>();
        matmulObj.template GetTensorC<true>(reluOutLocal, false, true);
       // 步骤4:进行Vector矢量计算。
        AscendC::LeakyRelu(reluOutLocal, reluOutLocal, (cType)alpha, tiling.baseM * tiling.baseN);
        reluOutQueue_.EnQue(reluOutLocal);
        // 步骤5:将输出结果搬运到Global Memory上
        reluOutQueue_.DeQue<cType>();
        ...
        AscendC::DataCopy(cGlobal[startOffset], reluOutLocal, copyParam);
        reluOutQueue_.FreeTensor(reluOutLocal);

        computeRound++;
    }
    matmulObj.End();
}

编程模型背后的奥秘

由上文可知,Ascend C的并行编程范式核心要素是:一组并行计算任务、通过队列实现任务之间的通信和同步、开发者自主表达对并行计算任务和资源的调度。本节介绍编程模型的实现原理,作为扩展阅读,便于开发者更好的理解编程模型的设计思路和优势,对于后续的深度开发也会有所帮助。

每个并行任务Stage的编程范式如下:

  1. 获取Local Memory的内存,调用AllocTensor申请内存,或者从上游队列DeQue一块内存数据。
  2. 完成计算或者数据搬运。
  3. 把上一步处理好的数据调用EnQue入队。
  4. 调用FreeTensor释放不再需要的内存。

以最简单的矢量编程范式为例,在调用上述接口时,实际上会给各执行单元下发一些指令,如下图所示:

图6 Vector编程范式指令队列示例
  • EnQue/DeQue的具体处理流程:
    1. 标量执行单元读取算子指令序列
    2. 把这些指令发射到对应的执行单元的指令队列
    3. 各个执行单元并行执行这些指令序列
    4. EnQue/DeQue解决对内存的写后读问题
      • EnQue调用会发射同步指令set,发送信号激活wait
      • DeQue调用会发射同步指令wait,等待数据写入完成
      • wait需要等到set信号才能执行否则阻塞

    由此可以看出,EnQue/DeQue主要解决了存在数据依赖时,并行执行单元的写后读同步控制问题。

  • AllocTensor/FreeTensor的具体处理流程
    1. 标量执行单元读取算子指令序列
    2. 把这些指令发射到对应的执行单元的指令队列
    3. 各个执行单元并行执行这些指令序列
    4. AllocTensor/FreeTensor,解决对内存的读后写问题
      • AllocTensor调用会发射同步指令wait等待内存被读完成
      • FreeTensor调用会发射同步指令set,通知内存释放,可以重复写
      • wait需要等到set信号才能执行否则阻塞

    由此可以看出,AllocTensor/FreeTensor主要解决了存在数据依赖时,并行执行单元的读后写同步控制问题。

通过上文的详细说明,可以看出异步并行程序需要考虑复杂的同步控制,而Ascend C编程模型将这些流程进行了封装,同时对外界面上通过EnQue/DeQue/AllocTensor/FreeTensor这种开发者熟悉的资源控制方式来体现,同时达到了简化编程和易于理解的目的。

搜索结果
找到“0”个结果

当前产品无相关内容

未找到相关内容,请尝试其他搜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