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中文
注册

AscendCL架构及基本概念

本节介绍AscendCL的主要功能、Device/Stream/Context等基本概念以及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AscendCL是什么?

AscendCL(Ascend Computing Language)是一套开发深度神经网络应用的C语言API库,提供运行资源管理、内存管理、模型加载与执行、算子加载与执行、媒体数据处理等API,能够实现利用底层硬件计算资源、在CANN平台上进行深度学习推理计算图形图像预处理单算子加速计算等能力。简单来说,就是统一的API框架,实现对所有资源的调用。其中,计算资源层是昇腾AI处理器的硬件算力基础,主要完成神经网络的矩阵相关计算、完成控制算子/标量/向量等通用计算和执行控制功能、完成图像和视频数据的预处理,为深度神经网络计算提供了执行上的保障。

AscendCL的优势如下:

  • 高度抽象:算子编译、加载、执行的API归一,相比每个算子一个API,AscendCL大幅减少API数量,降低复杂度。
  • 向后兼容:AscendCL具备向后兼容,确保软件升级后,基于旧版本编译的程序依然可以在新版本上运行。
  • 零感知芯片:一套AscendCL接口可以实现应用代码统一,多款昇腾AI处理器无差异。
图1 逻辑架构图

AscendCL的应用场

  • 开发应用:用户可以直接调用AscendCL提供的接口开发图片分类应用、目标识别应用等。
  • 供第三方框架调用:用户可以通过第三方框架调用AscendCL接口,以便使用昇腾AI处理器的计算能力。
  • 供第三方开发lib库:用户还可以使用AscendCL封装实现第三方lib库,以便提供昇腾AI处理器的运行管理、资源管理等能力。

基本概念

表1 概念介绍

概念

描述

同步/异步

本文中提及的同步、异步是站在调用者和执行者的角度:

  • 若在调用AscendCL接口后不等待Device侧的任务执行完成再返回,则表示调度是异步的。
  • 若在调用AscendCL接口后需等待Device侧的任务执行完成再返回,则表示调度是同步的。

进程/线程

本文中提及的进程、线程,若无特别注明,则表示Host上的进程、线程。

Host

Host指与Device相连接的X86服务器、ARM服务器,会利用Device提供的NN(Neural-Network )计算能力,完成业务。

Device

Device指安装了昇腾AI处理器的硬件设备,利用PCIe接口与Host侧连接,为Host提供NN计算能力。

Context

Context作为一个容器,管理了所有对象(包括Stream、Event、设备内存等)的生命周期。不同Context的Stream、不同Context的Event是完全隔离的,无法建立同步等待关系。

Context分两种:
  • 默认Context:调用aclrtSetDevice接口指定用于运算的Device时,系统会自动隐式创建一个默认Context,一个Device对应一个默认Context,默认Context不能通过aclrtDestroyContext接口来释放。
  • 显式创建Context:在进程或线程中调用aclrtCreateContext接口显式创建一个Context。

Stream

Stream用于维护一些异步操作的执行顺序,确保按照应用程序中的代码调用顺序在Device上执行。

基于Stream的kernel执行和数据传输能够实现Host运算操作、Host与Device间的数据传输、Device内的运算并行。

Stream分两种:
  • 默认Stream:调用aclrtSetDevice接口指定用于运算的Device时,系统会自动隐式创建一个默认Stream,一个Device对应一个默认Stream,默认Stream不能通过aclrtDestroyStream接口来释放。
  • 显式创建Stream:推荐,在进程或线程中调用aclrtCreateStream接口显式创建一个Stream。

Event

支持调用AscendCL接口同步Stream之间的任务,例如同一个Device上的多个任务。

例如,若stream2的任务依赖stream1的任务,想保证stream1中的任务先完成,这时可创建一个Event,并将Event插入到stream1,在执行stream2的任务前,先同步等待Event完成。

AIPP

AIPP(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re-Processing)用于在AI Core上完成图像预处理,包括色域转换(转换图像格式)、图像归一化(减均值/乘系数)和抠图(指定抠图起始点,抠出神经网络需要大小的图片)等。

AIPP区分为静态AIPP和动态AIPP。您只能选择静态AIPP或动态AIPP方式来处理图片,不能同时配置静态AIPP和动态AIPP两种方式。
  • 静态AIPP:模型转换时设置AIPP模式为静态,同时设置AIPP参数,模型生成后,AIPP参数值被保存在离线模型(*.om)中,每次模型推理过程采用固定的AIPP预处理参数(无法修改)。

    如果使用静态AIPP方式,多Batch情况下共用同一份AIPP参数。

  • 动态AIPP:模型转换时设置AIPP模式为动态,每次模型推理前,根据需求,在执行模型前设置动态AIPP参数值,然后在模型执行时可使用不同的AIPP参数。

    如果使用动态AIPP方式,多Batch可使用不同的AIPP参数。

动态Batch/动态分辨率

在某些场景下,模型每次输入的batch size或分辨率是不固定的,如检测出目标后再执行目标识别网络,由于目标个数不固定导致目标识别网络输入BatchSize不固定。

  • 动态Batch:用户执行推理时,其batch size是动态可变的。
  • 动态分辨率: 用户执行推理时,每张图片的分辨率H*W是动态可变的。

动态维度(ND格式)

为了支持Transformer等网络在输入格式的维度不确定的场景,需要支持ND格式下任意维度的动态设置。

通道

在RGB色彩模式下,图像通道就是指单独的红色R、绿色G、蓝色B部分。也就是说,一幅完整的图像,是由红色绿色蓝色三个通道组成的,它们共同作用产生了完整的图像。同样在HSV色系中指的是色调H,饱和度S,亮度V三个通道。

标准形态

指Device做为EP,通过PCIe配合主设备(X86、ARM等各种服务器)进行工作,此时Device上的CPU资源仅能通过Host调用,相关推理应用程序运行在Host。Device只为服务器提供NN计算能力。

EP模式

昇腾AI处理器的PCIe的工作模式进行区分,如果PCIe工作在从模式,则称为EP模式。

RC模式

昇腾AI处理器的PCIe的工作模式进行区分,如果PCIe工作在主模式,可以扩展外设,则称为RC模式。

Device、Context、Stream之间的关系

图2 Device、Context、Stream之间的关系
  • Device,用于指定计算设备。
    • Device的生命周期源于首次调用aclrtSetDevice接口。
    • 每次调用aclrtSetDevice接口,系统会进行引用计数加1;调用aclrtResetdevice接口,系统会进行引用计数减1。
    • 当引用计数减为零时,在本进程中Device上的资源不可用。
  • Context,在Device下,一个Context一定属于一个唯一的Device。
    • Context分隐式创建和显式创建。
    • 隐式创建的Context(即默认Context),生命周期始于调用aclrtSetDevice接口,终结于调用aclrtResetdevice接口使引用计数为零时。隐式Context只会被创建一次,调用aclrtSetDevice接口重复指定同一个Device,只增加隐式创建的Context的引用计数。
    • 显式创建的Context,生命周期始于调用aclrtCreateContext接口,终结于调用aclrtDestroyContext接口。
    • 若在某一进程内创建多个Context(Context的数量与Stream相关,Stream数量有限制,请参见aclrtCreateStream),当前线程在同一时刻内只能使用其中一个Context,建议通过aclrtSetCurrentContext接口明确指定当前线程的Context,增加程序的可维护性
    • 进程内的Context是共享的,可以通过aclrtSetCurrentContext进行切换。
  • Stream,是Device上的执行流,在同一个stream中的任务执行严格保序。
    • Stream分隐式创建和显式创建。
    • 每个Context都会包含一个默认Stream,这个属于隐式创建,隐式创建的stream生命周期同归属的Context。
    • 用户可以显式创建stream,显式创建的stream生命周期始于调用aclrtCreateStream,终结于调用aclrtDestroyStream接口。显式创建的stream归属的Context被销毁或生命周期结束后,会影响该stream的使用,虽然此时stream没有被销毁,但不可再用。
  • Task/Kernel,是Device上真正的任务执行体。

线程、Context、Stream之间的关系

  • 一个用户线程一定会绑定一个Context,所有Device的资源使用或调度,都必须基于Context。
  • 一个线程中当前会有一个唯一的Context在用,Context中已经关联了本线程要使用的Device。
  • 可以通过aclrtSetCurrentContext进行Device的快速切换。示例代码如下,仅供参考,不可以直接拷贝编译运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clrtCreateContext(&ctx1, 0);
    aclrtCreateStream(&s1);
    aclopExecuteV2(op1,...,s1);
    aclrtCreateContext(&ctx2,1);
    
    / *在当前线程中创建ctx2后当前线程对应的Context切换为ctx2后续计算任务在Device 1上进行 */
    aclrtCreateStream(&s2);
    aclopExecuteV2(op2,...,s2);
    
    /* 在当前线程中,通过Context切换,使后续计算任务在对应的Device 0上进行 */
    aclrtSetCurrentContext(ctx1);
    aclopExecuteV2(op3,...,s1);
    
    
  • 一个线程中可以创建多个Stream,不同的Stream上计算任务是可以并行执行;多线程场景下,推荐每个线程创建一个Stream,线程之间的Stream在Device上相互独立,每个Stream内部的任务是按照Stream下发的顺序执行。
  • 多线程的调度依赖于运行应用的操作系统调度,多Stream在Device侧的调度,由Device上调度组件进行调度。

一个进程内多个线程间的Context切换

  • 一个进程中可以创建多个Context,但一个线程同一时刻只能使用一个Context。
  • 线程中创建的多个Context,线程缺省使用最后一次创建的Context。
  • 进程内创建的多个Context,可以通过aclrtSetCurrentContext设置当前需要使用的Context。
图3 接口调用流程

默认Context和默认Stream的使用场景

  • Device上执行操作下发前,必须有Context和Stream,这个Context、Stream可以显式创建,也可以隐式创建。隐式创建的Context、Stream就是默认Context、默认Stream。

    默认Stream作为接口入参时,直接传NULL。

  • 默认Context不允许用户执行aclrtGetCurrentContextaclrtSetCurrentContext操作,也不允许执行aclrtDestroyContext操作。
  • 默认Context、默认Stream一般适用于简单应用,用户仅需要一个Device的计算场景下。多线程应用程序建议全部使用显式创建的Context和Stream。

示例代码如下,仅供参考,不可以直接拷贝编译运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clInit(...);
aclrtSetDevice(0); 

/*已经创建了一个default ctx,在default ctx中创建了一个default stream,并且在当前线程可用*/

aclopExecuteV2(op1,...,NULL);  //最后一个NULL表示在default stream上执行算子op1
aclopExecuteV2(op2,...,NULL); //最后一个NULL表示在default stream上执行算子op2
aclrtSynchronizeStream(NULL); 

/*等待计算任务全部完成(op1、op2执行结束),用户根据需要获取计算任务的输出结果*/

aclrtResetDevice(0);  //释放计算设备0,对应的default ctx及default stream生命周期也终止。

多线程、多stream的性能说明

  • 线程调度依赖运行的操作系统,Stream上下发了任务后,Stream的调度由Device的调度单元调度,但如果一个进程内的多Stream上的任务在Device存在资源争抢的时候,性能可能会比单Stream低。
  • 当前昇腾AI处理器有不同的执行部件,如AI Core、AI CPU、Vector Core等,对应使用不同执行部件的任务,建议多Stream的创建按照算子执行引擎划分。
  • 单线程多Stream与多线程多Stream(一个进程中可以包含多个线程,每个线程中一个Stream)性能上哪个更优,具体取决于应用本身的逻辑实现,一般来说前者性能略好,原因是相对后者,应用层少了线程调度开销。